前言:嘉靖二十四年(公元1545年)九月十七日,北京西城西四牌楼前的刑场上,跪着一位身份非凡的犯人。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,刽子手挥刀迅速落下,一颗鲜血淋漓的头颅便被挂在了高高的木杆上,场面震撼人心。
围观的百姓中不乏消息灵通之辈,很快便知晓这名受刑者正是大明楚王的世子——朱英燿。所有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大明自开国以来近两百年,虽曾处决多位宗室,如弘治年间的荆王朱见潚、正德年间的宁王朱宸濠等,但他们无一例外皆赐令自尽,未曾像对待朱英燿般公开示众处决。
“其命公朱希忠祭告皇祖,斩之于市。焚弃其尸,不许收葬。”——《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三》
这里稍作说明,明代的刑场与后世清代不同,非如今宣武门外的菜市口,切勿混淆。朱希忠为靖难功臣东平武烈王朱能的五世孙,现任成国公。史书记载显示,朱英燿的罪行极其严重,不仅要公开斩首,其遗体焚毁后甚至不许入土安葬。那么这位楚世子究竟犯下了何等滔天大罪?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。
展开剩余86%朱英燿是楚王朱显榕的嫡长子,生母为楚王妃吴氏,嘉靖十六年(公元1537年)十二月正式册封为楚世子。
楚藩的首任亲王朱桢,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,洪武三年(1370年)被封为楚王,次年迁都武昌府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去世,享年六十一岁,谥号昭王。
自楚昭王起,楚藩历经庄王朱孟烷、宪王朱季堄、康王朱季埱、靖王朱均鈋、端王朱荣?,直至嘉靖十五年(1536年),由长乐王晋封为楚王的朱显榕。从洪武三年至嘉靖二十四年,楚藩已历经七位楚王,传承国祚达一百七十五年,素有“宗藩之贤,楚为首称”的盛名。
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正月十八日,武昌府仍笼罩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中。楚王府缉熙堂内张灯结彩,世子朱英燿摆下盛大筵席,邀请父亲朱显榕前来共赏花灯。
当日申时(下午三点至五点),朱显榕携弟弟武冈王朱显槐及大批随从来到缉熙堂。酒宴开始后,朱英燿不断劝酒,武冈王很快酒力不支,被安排移至西室小憩。楚王随从朱恩、周廷瑞等人也被分散安置饮酒就餐。
此时朱英燿用眼神示意随从刘金,刘金立即端出早已准备好的毒酒,并迅速出门指挥世子亲信“密锁所有通往通道”,彻底切断缉熙堂与王宫之间的来往。朱显榕毫无怀疑,一饮而尽。可毒剂剂量似乎不足,楚王并未立即毙命,仅感味觉异常,误以为膳食口味有误,遂召来厨师王喜保责问。
朱英燿心虚忐忑,担心父王识破诡计,立即启动第二套方案,向随从张贵挥手示意。张贵疾奔门外,按计划“举炮为号”,田尧、谢六儿等十余名死士从内屋冲出,将毫无防备的楚王挟持出缉熙堂。谢六儿率先出手,用铜瓜猛击朱显榕头部,将其击倒在地。紧接着田尧等人群起殴打,楚王当场身亡。
武冈王和朱恩等人闻声赶来欲施救,朱英燿怒不可遏,喝令斩草除根。武冈王受伤左肋,随从奋力保护方才脱身。怒火未消的朱英燿命谢六儿用鞭子鞭打楚王尸体数下,随后指示更换衣冠,将尸体抬入王宫寝殿,准备入殓。同时谎称楚王中风暴卒,向巡抚车纯、巡按伊敏生及湖广三司衙门报丧。
“六儿首以铜瓜碎王脑,尧等椎梃乱下,立死。众皆惊走。武冈王闻变往救,亦为乱梃所伤。王既弑,英燿怒未已,令六儿以鞭鞭王尸数下。徐舁入内寝,翼日乃殓。”——《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三》
作为嫡长子,为何朱英燿会对父王如此狠绝?对此,正史与野史各有说法。
正史中记载,朱英燿与徐景荣、刘金、杨惠等奸邪小人混迹一处,行事淫乱无度。当时楚王宫中有名为方三儿的绝色美人,朱英燿欲望难耐,命亲信吴么儿与内使陶元儿诱骗方三儿入缉熙堂。世子关门将其囚禁,直接强暴了这位庶母。
说实话,仅凭此事朝廷便可废去朱英燿世子之名。然朱显榕虽心痛,却未严责儿子,仅将吴么儿、陶元儿杖毙,方三儿囚禁北院。世子非但未感恩,反生怨恨。
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五月初五端午节,朱显榕携楚藩宗室在武昌墩子湖观赏龙舟竞赛。墩子湖位于武昌城南,今紫阳公园内,是武昌九湖中最大的一处,水深约两米。千舟竞渡间,乐妇宋么儿以歌舞助兴,姿色绝艳,朱英燿见之心生欢喜。
翌日,朱英燿外出探视外祖父吴鉴,亲信刘金早将宋么儿安置于其宅。探望归来,世子邀她共度春宵。二人情投意合,世子悄悄将她接入缉熙堂别馆居住。
宫墙内无秘密,楚王得知后震怒,欲治刘金。刘金忆及吴么儿、陶元儿下场,既乞求世子求情,又建议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铲除后患。朱英燿同样不满父王的严厉约束,遂与众人商议,计划于次年上元节发动政变。
从正史看,朱英燿动机不足,怨恨父亲也让人难以理解。但李诩著《戒庵老人漫笔》中另有一番说法:
“及妃生幼子,阴有废立之意。一日往世子堂,见其容瘦,曰:‘尔如此,何能继我?不如修炼长生,将王位让弟,弟不失位,尔不失身,两便也。’”——《戒庵老人漫笔卷三·楚世子弑逆》
原来楚王偏爱幼子,有意废长立幼,迫使世子铤而走险。
血案发生后,朱英燿关闭宫门,逮捕逃散的楚王随从。武冈王被软禁于别室,严加看管,不许外出。然世子疏忽,忠心耿耿的朱恩从广智门缒城而下,直奔武昌巡抚衙门告发。
大明宗室近两百年间,未有子弑父的惨案。湖广三司迅速上报朝廷。朱英燿自知罪责重大,拦截信使未果,逼迫王府护卫甘玉海、仪宾李瑞作伪证,同时请求宗室保奏。
当时楚藩宗室按亲疏分为东安王朱荣淑、永安王朱显梧、崇阳王朱显休、通山王朱英炊、通城王朱英焀、江夏王朱荣漠。除通山王外,其余王爷皆愿为世子作保。
明世宗朱厚熜接到湖广三司及楚世子奏疏时,心生疑虑,正巧通山王密奏也达京师。皇帝震怒,命司礼监太监温祥、驸马都尉邬景和、刑部左侍郎喻茂坚、锦衣卫都指挥使袁天章等赴武昌,与当地官员组建专案组,务必彻查真相。
温祥等人抵达后,楚王府人心惶惶,武冈王的看守稍有松动,竟趁机出府,向专案组揭露楚王之死真相。专案组成员邬景和,乃世宗亲姐姐永福公主的驸马,立即整理案情上报朝廷。
廷议后,世宗下令:世子朱英燿“斩之于市”,徐景荣等二十六人“凌迟处死”,宋么儿与方三儿各杖一百,王府右长史孙立、承奉正太监张庆、承奉副太监王宪皆斩,王府左长史马天祐捕治革职,东安等王夺禄米三之一。武冈王、通山王皆赐敕奖谕,赏慰银五十两,彩绢四表里。
楚王朱显榕谥号“愍”,谓“在国逢难”,颇为贴切。因幼子朱英(火佥)年幼,武冈王朱显槐暂摄府事,至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始袭封楚王。
结语:据《戒庵老人漫笔》记载,楚愍王朱显榕在封国内“贪酷至极”,国人怨声载道。作者甚至认为楚王之死是“天为楚民报仇”,故借其子之手除之。换言之,东安等王愿为世子保奏,未必纯属胁迫。
笔者判断,此案更像一时激情之举,而非预谋深远。私纳一名乐妇,对宗室而言不足挂齿,楚王也不至于因而要杖杀刘金。且事起端午,何以拖延至次年正月才动手?期间刘金如何安然无恙?
唯一合理推断是,正月十八日晚宴上,父子间发生剧烈争执,很可能因世子之位引发冲突。朱英燿情绪失控,令手下杀死父王。因事发仓促,忠臣朱恩得以逃脱。
对朝廷而言,子弑父属重罪,事实确立后,其他前因后果无关紧要。世宗破例弃《皇明祖训》中“虽有大罪亦不加刑”的规矩,下令斩首示众。楚王父子因乐妇悲剧双双殒命,言官亦多上疏,要求严禁宗藩私婚狎妓。
“近者英燿逆节,酿自妇人,殷鉴不远。宜申明私婚狎娼之禁,而严扶同勘结之律。奏报必稽其实,媵妾必核其数。岁登玉牒,必以其期。庶端本清源,乱阶可弭。”——《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四》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配资-股票配资技巧和方法-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-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